2024-11-30 08:00来源:本站编辑
所谓的“逾越节信”是波斯时期用阿拉姆语写的一张破烂的莎草纸。学者们认为它包含了第一个关于逾越节仪式的圣经外参考,从而证明这个节日在2400多年前就已经确立了。
一位以色列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项研究对长达一个世纪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质疑,并声称该文本与我们所知的逾越节几乎没有关系。海法大学(Haifa University)犹太历史和圣经研究讲师巴尼亚(Gad Barnea)博士说,相反,这封信最有可能讨论的是波斯帝国犹太人普遍遵守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启发的仪式。
如果正确的话,巴尼亚的假设不仅会对这个犹太中心节日的模糊历史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会对我们对犹太教起源的了解产生广泛的影响。
小心偏见
逾越节书信于20世纪初在阿斯旺前面的尼罗河上的一个岛屿象岛被发现。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19年,是记录整个公元前5世纪犹太社区生活的大量文本的一部分。岛上的社区可能早在公元前7 - 6世纪第一圣殿时期晚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当时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占领了以色列和犹大王国。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征服了黎凡特和埃及,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象岛的犹太社区繁荣起来。其中包括一支由犹太士兵组成的守备队,为波斯人守卫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有自己的神殿供奉耶和华,并与耶路撒冷和其他第二圣殿早期的犹太中心保持联系。
大象文献比著名的死海古卷早了大约四个世纪,被认为是早期犹太教的宝贵见证。在逾越节信的例子中,很明显,残缺的文本中幸存下来的没有明确提到“Pascha”这个词,在阿拉姆语中相当于Pesach。
这封信是一个名叫哈拿尼雅(Hananyah)的人寄给他的犹太同胞的,信中包括了在尼散月15日至21日举行庆祝活动的指示,这与逾越节的日期相对应。经文还提到了在这个节日必须喝的一种饮料——可能是犹太人在逾越节前夕喝的酒的暗示——并提到了“任何有酵的东西”。因此,大多数学者得出结论,这封信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这个节日,当时犹太人吃无酵饼来纪念圣经中的出埃及记。
但是基督教和犹太学者可能太急于在信中看到圣经中所写的内容(列王纪下23:21-23),其中说我们所知道的逾越节是由犹大王约西亚在第一圣殿时期晚期建立的,大约比大象文献写出来早一个世纪。巴尼亚的研究发表在10月份的一本名为《阿契美尼德帝国下的耶和华主义》的新书中,对这种偏见提出了质疑。
巴尼亚在接受《国土报》的电话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领域有太多的投影,我们把《圣经》投影到考古发现上,而不是看着这些发现,让它们自己说话。”“如果它与《圣经》中的某些内容相对应,那很好,但让这些物品自己说话,尤其是在声称有‘最早的参考文献’的时候。”
image caption 2011年,埃及的象岛神庙向阿胡拉·马自达献祭
通过提供阿拉姆文本的新翻译和研究它的写作背景,巴尼亚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哈拿尼雅的指示与逾越节的庆祝活动有关。相反,他认为这封信中提到的做法与波斯帝国的官方宗教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做法更有可能是一致的,当时犹太人与琐罗亚斯德教有着密切的文献联系,我们将在下文看到。巴尔内亚在文本中发现了与“雅斯纳”(Yasna)相一致的特征,这是对琐罗亚斯德教的创造者阿胡拉·马自达(Ahura Mazda)的传统祭祀仪式。
巴尔内亚写道,信中提到的饮料很可能是“好马”,一种植物性饮料,是Yasna仪式的一部分。他说,提到“任何发酵过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指的是“德龙”,这是亚斯纳仪式的主要祭品。在琐罗亚斯德教中,这最初是一种祭祀动物,后来(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时间)它变成了一条无酵饼,非常类似于犹太人在逾越节食用的无酵饼。
巴尔内亚说,虽然信中提到的庆祝日期与逾越节相符,但它们也可能标志着一个为期七天的节日,在一年中第一个满月之后,恰逢丰收的开始,在古代近东地区都有庆祝活动。在波斯帝国,一年从尼散月的第一天开始,对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都一样,因此15号的那一周标志着第一个满月。
“在农业社会,收成决定你的生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巴尼亚说。七天是琐罗亚斯德教传统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时期。在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放假是很常见的,这样可以安抚那些可能会破坏庄稼的神,然后继续收割庄稼。”
最后是这封信的作者。传统学者认为哈拿尼雅是耶路撒冷的一位祭司,甚至可能是尼希米的兄弟,尼希米是波斯犹太的总督,也是耶路撒冷的重建者。但巴尼亚断言,这种认定不太可能。
逾越节书信的作者煞费心思地强调,他写这封信是“在‘今年’,大流士二世在位的第五年”,按照我们的历法,这是公元前419年。
但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封信一定是在新年之后写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新年是尼散月的第一天,就在哈拿尼雅所讨论的神秘庆祝活动开始前几周。巴尔内亚指出,这意味着这封信从耶路撒冷到上埃及的象岛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他认为,更有可能的是,这封信是出自一个名叫哈拿尼亚的人之手,他从当时的其他文献中得知,哈拿尼亚是埃及省会孟菲斯的波斯人的一位犹太高级官员。
图片来源:普热姆斯瓦夫·伊兹凯维奇《圣经》是个例外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现存文献的缺乏,我们对这一古代时期波斯帝国的琐罗亚斯德教了解不多,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古伊朗专家Domenico Agostini教授警告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甚至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统治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是否只是阿胡拉马自达的崇拜者,还是已经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阿戈斯蒂尼说。“然而,Barnea的研究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认识到琐罗亚斯德教在整个帝国的文化转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是,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象岛的犹太人会遵循琐罗亚斯德教的传统,并从波斯政府那里接受宗教事务的指导?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第一圣殿时期,可能一直到第二圣殿时期,以色列人的宗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非常不同。托拉律法还没有被遵守,一神论也没有出现:虽然以色列人崇拜一位名叫耶和华的神,但他们也相信其他神。
其中一些神也在其他来自象岛的文献中被提及,比如Anatyahu,可能是耶和华的配偶。在逾越节的信中,哈拿尼亚向他的读者祈求“elahayah”(众神的复数形式)的祝福。
因此,波斯时期的犹太教仍然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宗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没有证据表明,到公元前5世纪,犹太人对Torah的基本戒律有任何了解或遵守,比如一神论或犹太洁食法,或逾越节的遵守,巴尼亚说。
他补充说,我们确实知道,在整个犹太世界中,有很多琐罗亚斯德教启发的融合主义,耶和华具有典型的阿胡拉马自达的属性和崇拜形式。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被称为法师,和忠实的信徒出现在象岛和附近的阿斯旺,并与犹太的耶和华派有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象岛宝藏中的另一份莎草纸提到,在他们的寺庙里,犹太人有一个“火祭坛”,这与后来的犹太传统不同,但却是琐罗亚斯德教崇拜的核心形式。
“这并不奇怪。每个人都在相互吸收功能,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世界各地人们的运作方式:你接触到一种信仰体系,你把它的一部分转化为你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当另一种宗教占主导地位时。”
我们可能会认为,象岛的雅威犹太人是某种异教,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正如来自Göttingen大学的德国著名圣经学者Reinhard Kratz教授在2006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所说的那样:“圣经是例外,而不是象岛。”例如,公元前410年,在埃及人反抗波斯人的起义中,他们的神庙被摧毁,大象岛的犹太人成功地向朱迪亚的官员请愿,允许他们重建他们的圣殿。显然,对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来说,在象岛的宗教活动中没有什么是可耻的。尽管事实是,象岛神殿的存在似乎违背了圣经关于集中在耶路撒冷圣殿敬拜耶和华的命令(申命记12:5-14)。
宴会的合并
巴尼亚说,圣经的戒律要么被广泛忽视,要么在这个时候还不存在,这进一步增加了哈拿尼亚发出的仪式指示涉及某种形式的琐罗亚斯德教影响的庆祝活动的可能性,而不是逾越节本身。阿拉姆语的Pascha一词确实出现在其他象岛文献中,但是,它似乎与已知的逾越节仪式或其从埃及奴役中解放出来的圣经背景故事无关。相反,提到逾越节指的是一种与压力情况有关的对抗“邪恶之眼”的仪式,比如请求保护婴儿,他说。
在某种程度上,这与学者们长期以来对逾越节历史的怀疑相吻合。这个节日显然是从至少两种其他宗教仪式融合而来的。一个是最初的逾越节,一种驱邪仪式,类似于其他象岛文献中所描述的。第二个是无酵节,或无酵节,标志着收获的季节。巴内亚推测,哈纳雅的信中描述的琐罗亚斯德教启发的仪式至多可能是马佐斯节的前身。
何时以及为什么这两个节日-逾越节和逾越节-被合并并与《出埃及记》的圣经叙述联系在一起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如果巴尼亚对逾越节书信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过程发生的时间比许多学者认为的要晚得多。巴尼亚认为,逾越节的最终形式可能是在公元前4世纪末或3世纪的希腊化时期,或者更晚,在公元前2世纪统治犹太的哈斯莫尼王朝统治下,他们可能急于将农牧节日转变为一个重要的全国性解放节日。
阿里尔大学的考古学家约纳坦·阿德勒(Yonatan Adler)教授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评论说:“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张纸莎草纸与逾越节或除酵节有关,这完全是基于对文件缺失部分的高度推测性重建。”“它还植根于一种错误的假设,即早在公元前5世纪,《摩西五经》的律法就在犹太人中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遵守。现在正是终结这种想法的时候了,巴尼亚的工作为消除犹太教这么早就存在的《摩西五经》的神话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阿德勒而言,他广泛调查了有关犹太教起源的考古证据。在最近的一本书中,他也提供了数据,表明犹太教的发展比以前认为的要慢得多,也复杂得多,而且我们认为该宗教基石的许多信仰和规则是相对较晚的演变,可能在耶稣诞生前几个世纪才合并成正典。
巴尼亚总结道:“关键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动态的,它们会变化,会进化,它们会与其他宗教和意识形态形成互让关系。”“它们永远不会变成化石,犹太教在古代当然也不会变成化石。”